时间: 2025-05-02 04: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35
词汇“注眼”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注眼”字面意思是指目光集中在一个地方或物体上,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引人注目,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注眼”一词源于汉语,由“注”(集中)和“眼”(目光)组成,其使用历史悠久,但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注眼”常常与审美和注意力有关,反映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事物关注度的重视。
“注眼”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吸引我注意力的美好事物,如艺术品、时尚设计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注眼”来形容那些在众多选择中特别吸引我的事物,比如在购物时,那些设计独特的商品总是能够让我注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注眼”:
春风拂过,花儿注眼,
绿叶轻摇,鸟语缠绵。
结合图片,“注眼”可以让我联想到那些色彩鲜艳、构图独特的艺术作品;结合音乐,它可以让我想到那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乐曲。
在英语中,“注眼”可以对应为“eye-catching”或“noticeable”,它们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吸引注意力的特性。
通过对“注眼”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和生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注眼”这个词。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