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4:30
词汇“[注矢]”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注矢”是一个合成词,由“注”和“矢”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注”可以指注入、集中,而“矢”则是箭的意思。因此,“注矢”可能指的是集中力量或注意力,如同射箭时集中精力瞄准目标。
由于“注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专注或决心,如“他注矢于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
由于“注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一个合成词,那么它的构成部分“注”和“矢”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明确的含义。
在古代战争文化中,射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极高的专注和准确性。因此,“注矢”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有关,强调专注和决心。
“注矢”可能给人一种坚定和决心的感觉,联想到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追求目标的画面。
由于“注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注矢”来表达一种专注和决心:
心无旁骛,注矢于梦,
不畏风雨,不惧霜冻。
“注矢”可能让人联想到弓箭手瞄准目标的画面,或者是箭矢破空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注矢”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专注和决心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尽管“注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能被用来形象地表达专注和决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引证】
《释名》-矢又谓之箭。 、 《说文》-矢,弓弩矢也。 、 《周礼·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法。 、 《广雅》-矢,箭也。 、 《易·噬》-嗑得金矢,解得黄矢。 、 《战国策·齐策》-疾如锥矢。 、 《礼记·少仪》-侍投则拥矢。 、 《诗·小雅·吉日》-既挟我矢。 、 《大戴礼记·投壶》-矢以柘若棘。 、 汉·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亩,还矢先王。
【组词】
飞矢;矢石、 矢人、 矢如雨下、 矢房、 矢书、 矢干、 矢锋、 矢镝;矢镞、 矢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