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4:30
注脚:在书面文档中,注脚是指位于页面底部或文末的附加说明,用以解释、补充或提供参考资料。它们通常用较小的字体印刷,并标有数字或符号,与正文中的相应标记相对应。
“注脚”一词源自中文,字面意思是“注释的脚”,形象地描述了其位置和功能。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注脚成为书面文档的标准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学术和专业领域。
在学术文化中,注脚被视为严谨和诚信的标志,因为它们提供了信息的来源和背景。在社会交流中,注脚的使用也体现了对细节和准确性的重视。
注脚可能让人联想到学术的严谨性和深度,也可能带来一种信息过载的感觉。对于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注脚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使用注脚来引用文献和提供额外信息,这帮助我保持论文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诗歌中,注脚可以用来提供额外的情感深度或解释隐喻:
“在那片寂静的森林中,月光洒下银色的注脚。” (注脚:月光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温柔触碰。)
注脚可能让人联想到书籍的边缘,那些微小的数字和符号,以及翻页时的沙沙声。视觉上,它们是页面上的小点缀,为阅读增添层次。
在英语中,“footnote”是注脚的对应词汇,用法和功能相似。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note de bas de page”,德语的“Fußnote”,也都有类似的概念和使用方式。
注脚是书面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和深度,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理解。在学术和专业领域,注脚的使用体现了对准确性和细节的重视。在个人表达和创作中,注脚也可以用来增加文本的层次和情感深度。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