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2:44
“坐井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坐在井底的青蛙。这个成语比喻那些视野狭窄、见识短浅的人,因为他们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空,无法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
在文学作品中,“坐井蛙”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知识或经验有限,缺乏远见。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缺乏开放思维和学*新知识意愿的人。
“坐井蛙”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讲述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认为井口就是整个世界。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视野狭窄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坐井蛙”常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它反映了人对于知识和视野的重视,以及对于自我提升和学*的鼓励。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固执、无知和自满。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好奇心,不断学*和探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让我想起了“坐井蛙”这个成语。这让我意识到,不断学*和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坐井蛙,不知天高地厚,只愿守着那一小片天。”
想象一只青蛙坐在井底,抬头望着井口的天空,这个画面给人一种封闭和局限的感觉。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单调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局限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unnel vision”或“blinders”,都用来形容视野狭窄或缺乏远见。
“坐井蛙”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和探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理解并传达关于视野和知识的重要性。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
3.
【蛙】
(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苏俗谓之田鸡,扬州谓之水鸡,亦曰吠蛤。 、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蛙市、 蛙吹、 蛙角、 蛙怒、 蛙蛤
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引证】
《金瓶梅》-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