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6:32
恶少: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恶劣的年轻人”,通常指的是那些行为不端、品行恶劣、缺乏教养的年轻男性。在社会语境中,它往往带有贬义,暗示这些年轻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欺凌他人或其他不良行为。
“恶少”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字面意思一直保持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恶少”的定义和认知也在不断变化,但其负面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年轻人的期望往往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恶少”这样的词汇往往被用来警示和教育年轻人要遵守社会规范,远离不良行为。
提到“恶少”,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暴力、无礼、不守规矩等负面形象。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感,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或听说过一些行为不端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被周围的人私下称为“恶少”。这种标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
在创作中,可以将“恶少”作为一个角色的特点,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成长的可能性。例如,一个原本被视为恶少的角色,在经历了一系列**后,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改过自新。
在视觉上,“恶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街头、涂鸦、摩托车等元素。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街头声音或是电影中描绘不良青年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行为不端的年轻人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troublemaker”或“delinquent”来描述类似的角色。
“恶少”这个词汇在语言中承载了对于不良行为的负面评价,它在文学和社会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类词汇时要谨慎,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标签化。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