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1:01
头昏眼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头部感到昏沉,眼睛看到的东西模糊不清。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因为疲劳、疾病、饥饿、情绪波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不适和视觉模糊。
头昏眼花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头昏”和“眼花”两个词组合而成,描述的是一种身体和视觉上的不适感。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也常见,但其具体起源难以追溯。
在**文化中,头昏眼花常被用来形容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这与中医理论中关于身体和情绪相互影响的观点相吻合。在社会生活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和休息。
头昏眼花这个词给人一种不适和困扰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力和需要休息的状态。在表达时,这个词可以传达出一种迫切需要帮助或关怀的情感。
个人在长时间工作或学*后,可能会感到头昏眼花,这时候意识到需要休息和调整,以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头昏眼花中,星辰似梦,月影如幻。”
视觉上,头昏眼花可能让人联想到旋转的图案或模糊的影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izzy and seeing stars",用来描述类似的身体和视觉不适感。
头昏眼花这个词汇在描述身体和视觉不适时非常形象和准确,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秦王众将,略略少些,却也泻得头昏眼花,手足疲软。
太阳晒得人~。
1.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2.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4.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