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42
头晕眼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感到头晕,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基本含义是指由于身体不适、疲劳、饥饿、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身体状态,表现为头部晕眩和视觉模糊。
“头晕眼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头晕”和“眼花”两个词组合而成,描述的是一种身体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红楼梦》中就有描述人物因病而感到头晕眼花的情节。
在中国文化中,“头晕眼花”常被用来形容身体不适,这与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不畅、阴阳失衡的观念有关。在社会生活中,这个词汇也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不适感。联想可能包括生病、疲劳、压力等。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因为长时间熬夜工作,第二天感到头晕眼花,这种体验让人深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书页翻飞,字迹模糊,头晕眼花中,思绪飘渺如烟。”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或者视线模糊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或微弱的呻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zzy and seeing stars”,描述的是类似的身体不适感。
“头晕眼花”这个词汇在描述身体不适时非常形象和准确,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都有重要意义。
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4回:“罗士信也吃了几杯,坐不到半个时辰,觉得天旋地转,~,伏倒几上。”
1.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2.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4.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