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4:44
“哀祈”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哀”和“祈”两个字组成。其中,“哀”表示悲伤、哀痛,而“祈”表示祈求、恳求。因此,“哀祈”字面意思是指在悲伤或哀痛的状态下进行祈求或恳求。
在文学作品中,“哀祈”常用于描述人物在极度悲伤或绝望时发出的恳求,如对神的祈求或对他人帮助的恳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仪式或哀悼场合,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表达深切的哀痛和祈求。
同义词:恳求、哀求、祈愿
反义词:拒绝、无视
“哀祈”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和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场合,也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悲伤和恳求情境。
在文化中,哀祈常常与信仰和传统*俗相关联。例如,在和道教的仪式中,信徒们会通过哀祈来表达对亡灵的哀思和对神明的祈求。此外,在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活动中,哀祈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哀祈”这个词带有一种深沉的悲伤和无助感,让人联想到在绝望中寻求帮助和安慰的情景。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生命脆弱性和人性善良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亲人的葬礼时听到过哀祈的表达,那种深切的哀痛和对逝者的祈愿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哀祈”: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我在寂静中哀祈,
愿逝去的灵魂安息,
愿生者的心得以慰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墓地的画面,一个人跪在墓碑前,双手合十,面带哀伤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悲伤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增强哀祈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urnful plea”或“desperate prayer”,它们都传达了在悲伤中恳求的意味。不同文化中,哀祈的具体表现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和需求是共通的。
通过对“哀祈”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切悲伤和恳求时的力量。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传递情感和愿望的角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祈】
(形声。从示,斤声。本义:向上天或神明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祈,求福也。 、 《周礼·大祝》-掌六祈。 、 《礼记·郊特牲》-祭有祈焉。
【组词】
祈场、 祈祝、 祈死、 祈克、 祈祉、 祈祓、 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