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0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02:08
词汇“威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威”通常指威严、威力或威势,而“断”则有决断、断绝或断定的意思。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威断”可能指的是一种带有威严或威力的决断行为。
由于“威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威”和“断”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某种特定的决策风格。
在强调权威和决断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威断”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和有效决策的场合。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团队领导时,需要表现出“威断”以确保决策的执行和团队的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威断”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如“风暴的威断,席卷一切”。
由于“威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决策风格。
“威断”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强调了权威和决断力的结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特定的决策风格和文化背景。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