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4:52
宏论(hóng lù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宏大的论述或宏伟的理论。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内容广泛、见解深刻、影响深远的论述或理论。
在文学作品中,“宏论”可能用来形容某个人物的演讲或文章,强调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宏论”来赞扬某人的见解独到或论述有力。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政治学或经济学中,“宏论”可能指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的理论框架。
同义词:高论、伟论、深论 反义词:浅论、俗论、平庸之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高论”可能更强调见解的高度,而“宏论”则更强调论述的广度和深度。
“宏论”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宏”和“论”两个字组成。“宏”字古已有之,意为宏大、宏伟,而“论”字则指论述、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宏论”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的论述。
在**文化中,“宏论”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大道”相联系,强调理论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在社会背景中,“宏论”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理论。
“宏论”一词给人以庄重、深刻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启迪人心、引领思考的论述。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深邃思想的敬仰。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的宏论,他的见解不仅深刻而且具有前瞻性,让我对相关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宏论”:
星辰之下,宏论如光,
穿越时空,启迪心房。
思想的火花,在夜空中绽放,
宏论之声,回荡在无尽的苍茫。
在视觉上,“宏论”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星空或壮丽的山河,象征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沉而有力的演讲声音,充满力量和智慧。
在英语中,“宏论”可以对应为“grand theory”或“comprehensive theory”,这些词汇同样强调理论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在不同文化中,对宏大理论的追求和尊重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宏论”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对深邃思想的赞美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宏论”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宏】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本义:屋子宽大而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屋深也。各本深下衍响字,此因下文‘屋响’而误,今依《韵会》、《集韵》、《类篇》正。…屋深者,其内深广也。”-宏,屋深响也。 、 《毛公鼎》-宏我邦我家。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宏,按: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