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5:22
词汇“宏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宏”和“豁”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宏豁”可能指的是一种宏伟而开阔的状态或心境。
由于“宏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频率可能较低。在古文或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山川的壮阔、建筑的宏伟或人的心胸开阔。
“宏豁”的词源可能较为古老,它的使用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更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古雅的词汇逐渐被更为通俗的表达所替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宏豁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大度”、“宽容”等概念相联系,强调人的心胸和视野的开阔。
“宏豁”一词可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如感到振奋、开阔或自由。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壮丽的山河或深邃的海洋。
由于“宏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表达,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宏大和开阔的意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宏豁”来描绘自然景观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山川宏豁,云海茫茫,
心随风起,意逐浪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或是广阔无垠的草原。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或悠扬的长笛声,传达出宏阔和深远的意境。
由于“宏豁”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不过,类似的概念在其他文化中也有体现,如英语中的“grand”和“expansive”。
“宏豁”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词汇,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宏大和开阔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尽管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值得了解和欣赏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体验。
1.
【宏】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本义:屋子宽大而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屋深也。各本深下衍响字,此因下文‘屋响’而误,今依《韵会》、《集韵》、《类篇》正。…屋深者,其内深广也。”-宏,屋深响也。 、 《毛公鼎》-宏我邦我家。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宏,按: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
2.
【豁】
(形声。从谷,害声。本义:前后相通的山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豁,通谷也。 、 左思《蜀都赋》-豁险吞若巨防。 、 《史记·司马相如传》。郭注:“涧谷之形容也。”司马彪注:“空虚也。”-谽豁。
【组词】
长豁
开阔;开通。
【引证】
何晏《景福殿赋》注:“门通。”-开南端之豁达。 、 陶潜《桃花源记》-豁然开朗。 、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其壑北向颇豁。
【组词】
豁落、 豁尔、 豁眼、 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