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8:46
“发奋蹈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其中,“发奋”意味着激发斗志,努力向上;“蹈厉”则指勇猛前进,不畏艰难。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发奋蹈厉”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奋发向前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表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或学术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的人。
同义词:
反义词:
“发奋蹈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视。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在**文化中,“发奋蹈厉”体现了儒家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追求进步。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这种精神影响着我的思维和表达,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和勇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感到压力巨大,但我想起了“发奋蹈厉”这个成语,它激励我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中发奋蹈厉,
不畏前路崎岖险。
心中火焰永不熄,
勇往直前志不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风雨中坚定前行,背景是崎岖的山路和翻滚的云海。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进行曲,让人感受到勇往直前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ge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或“press on with vigor”,它们都传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发奋蹈厉”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激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3.
【蹈】
(形声。从足,舀(yǎo)声。本义:踩,踏)。
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引证】
《说文》-蹈,践也。 、 《广雅》-蹈,履也。 、 《孟子》-足之蹈之。 、 《淮南子·原道》。注:“蹑也。”-蹈腾昆仑。 、 《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 、 《资治通鉴》-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蹈死不顾。
【组词】
蹈火、 蹈藉、 蹈跃、 蹈冰
4.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