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7:02
“宏议”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宏大的议论或讨论。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涉及广泛议题、具有深远影响或高度重要性的讨论或辩论。
在文学中,“宏议”可能用来形容史诗或长篇小说中的重要辩论场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政治讨论。在口语中,它可能指代一场深入的、涉及多个层面的对话。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哲学,它可能指代对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
同义词“大议”强调讨论的规模和重要性,而“深论”则侧重于讨论的深度和复杂性。反义词“浅谈”和“琐谈”则分别指浅显的讨论和琐碎的话题。
“宏议”一词源自汉语,由“宏”和“议”两个字组成。“宏”意为宏大、广泛,“议”意为讨论、议论。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用法,但现代汉语中更为常见。
在**文化中,“宏议”常与政治、哲学等高层次的讨论相关联,反映了社会对深度和广度讨论的重视。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grand discourse”也有类似的使用场景。
“宏议”一词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深思熟虑和重要性的讨论。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一个关于全球化的宏议,这场讨论让我对国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宏议”融入描述历史转折点的场景:
在那宏议的殿堂, 智者们争论着未来的方向, 每一字句,重如千钧, 铸就历史的篇章。
想象一个庄严的会议室,政治家们围坐一圈,进行着宏议。背景音乐可能是庄重的交响乐,营造出一种严肃而重要的氛围。
在英语中,“grand discourse”或“major debate”可以对应“宏议”,都指代重要且广泛的讨论。
“宏议”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讨论的规模和重要性,还反映了社会对深度思考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宏议”有助于提升我的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1.
【宏】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本义:屋子宽大而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屋深也。各本深下衍响字,此因下文‘屋响’而误,今依《韵会》、《集韵》、《类篇》正。…屋深者,其内深广也。”-宏,屋深响也。 、 《毛公鼎》-宏我邦我家。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宏,按: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