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04
词汇“名价日重”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
“名价日重”字面意思是指名声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声誉或某件事物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
“名价日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于**古代对名声和价值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名声和价值的增长。
在文化中,名声和价值被视为个人或事物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名价日重”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成就和认可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成功、认可和尊重。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和敬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过一个朋友的创业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名价日重,从一个小众品牌发展成为市场上的知名品牌,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名价日重,星辰见证,荣耀永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人士的肖像画,背景是不断上升的图表或光芒,象征着名声和价值的增长。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掌声或赞誉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响亮。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ow in stature”或“gain in reput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名声和价值的增长。
“名价日重”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了其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名声和价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的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4.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