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9:26
词汇“故失”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故失”是一个组合词,由“故”和“失”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故失”可以理解为“失去原有的”或“丢失旧的”。
由于“故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故”和“失”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故失”可能与怀旧、乡愁或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关。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整理旧物时感慨“故失”的东西,如小时候的玩具、家人的遗物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故失”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故失的岁月,如风中落叶,
飘零在记忆的角落,无声无息。
由于“故失”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
通过对“故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丰富语言的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