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5:37
妖气 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超自然或邪恶的气息,常与妖怪、邪灵或不祥之物相关联。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妖怪的气息”或“邪恶的氛围”。
“妖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那些超自然的、非人类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现在更多地用于形容那些给人不祥或邪恶感觉的事物或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妖怪和鬼魂是常见的元素,因此“妖气”一词在文学和民间传说中频繁出现。它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恐惧和好奇。
“妖气”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黑暗、诡异和不祥的事物。这种联想可能源于人们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老人讲述过一些关于老宅或古树有妖气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在夜晚讲述,增加了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妖气四溢,
古宅深处,鬼影憧憧。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谁敢探寻,那未知的恐怖?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monic aura”或“evil presence”,它们同样用来描述邪恶或超自然的氛围。
“妖气”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超自然现象的词汇,也是人们表达恐惧和好奇的一种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