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4:31
“故垒”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旧时的堡垒或防御工事。它通常指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军事建筑,如城墙、堡垒、要塞等。这些建筑往往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见证了过去的战争和变迁。
在文学中,“故垒”常用来象征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逝,如“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老旧或废弃的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故垒”则特指古代的军事遗迹。
同义词中,“旧址”和“遗址”更侧重于地点的历史性,而“废墟”和“遗迹”则强调了破坏和遗留的状态。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故垒”相对的新建和现代化的概念。
“故垒”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故”意为旧的、过去的,“垒”指防御工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旧时的军事建筑。
在**文化中,“故垒”常常与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军事遗迹,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用来激发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保护意识。
“故垒”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沧桑和沉重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奋斗。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些故垒,如长城的某些段落。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故垒”:
故垒残阳下,
岁月无声过。
战鼓已沉寂,
唯余风萧索。
“故垒”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城墙、破败的堡垒,以及风吹过废墟时的萧瑟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通过图片和音乐来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uins”或“fortress”,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故垒”,因为“故垒”更强调了军事和历史的结合。
通过对“故垒”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丰富含义和文化价值。这个词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