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1: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1:46:20
故土: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通常带有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归属感。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依恋,是精神上的寄托和情感的源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故土”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如“故土的山水依旧,人事已非”。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无论走到哪里,心总是向着故土”,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社会学中,“故土”可能被用来指代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同义词:家乡、故乡、故里、故园 反义词:异乡、他乡、外地
细微差别:
“故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故”和“土”组成。“故”有旧的、过去的意思,“土”指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土”逐渐演变为指代一个人情感上的家乡。
在**文化中,“故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常常与家国情怀、乡愁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故土也代表着一个人的根和身份认同。
“故土”常常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情感,如家乡的风景、亲人的温暖、童年的记忆等。这种情感反应和联想往往让人感到温馨和怀旧。
个人经历中,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有一块属于故土的地方,那里有童年的欢笑,有亲人的温暖,有熟悉的风景。
诗歌:
故土的河流,静静流淌,
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每一滴水珠,都是故乡的呼唤。
视觉:一幅画中,夕阳下的村庄,炊烟袅袅,河流蜿蜒,树木葱郁,唤起对故土的思念。 听觉:一首歌曲中,悠扬的旋律,温柔的歌词,如“故土的歌谣,在耳边轻轻回响”。
在英语中,“故土”可以对应为“homeland”或“motherland”,都带有深厚的情感色彩和归属感。
“故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指代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人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故土”这个词汇,能够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依恋。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