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13
抱火卧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抱着火种躺在柴堆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危险或困境中,但仍然坚持不懈,不放弃希望。它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忍耐和坚持,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决心和勇气。
在文学作品中,抱火卧薪 常用来描绘英雄人物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毅力和决心的话题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个体或团队在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
同义词: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反义词:半途而废、望风而逃、临阵脱逃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坚持和放弃有关,但抱火卧薪 更强调在极端危险或不利条件下的坚持。
抱火卧薪 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抱薪救火”,后来演变为“抱火卧薪”,意思更加强调在危险中的坚持。
在文化中,抱火卧薪 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忍”和“韧”精神,即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忍耐。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勇气、决心和牺牲。它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在个人生活中,抱火卧薪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己梦想和目标的人。例如,一个创业者在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竞争时,仍然坚持不懈地推进自己的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抱火卧薪 融入到描述英雄人物的诗句中,如:
抱火卧薪志不移, 逆流而上显英姿。 风雨兼程终不悔, 只为心中那片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熊熊烈火旁,却依然坚定地躺在柴堆上,这种视觉形象强化了成语的含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音乐,如战鼓声或英雄主题的交响乐,来增强这种坚持和勇气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the midnight oil”(熬夜工作),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表达了在困难中坚持工作的意思。
抱火卧薪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坚持和勇气时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方式。通过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决心的重要性。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之喻,于今而急。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4.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