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13
抱痛西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悲伤而痛哭,泪水流到西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悲伤和哀痛。
在文学作品中,抱痛西河 常被用来描绘人物因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打击而悲痛欲绝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
抱痛西河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关。西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条河流,但具体是哪一条河流并不明确。这个成语的形成和流传可能与古代文人对悲伤情感的表达有关。
在传统文化中,悲伤和哀痛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抱痛西河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无助和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没有直接使用过这个成语,但我曾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过它,感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刻悲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抱痛西河泪满襟,
悲风萧瑟夜沉沉。
亲人已去音容在,
梦回故里泪难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河边,泪水与河水交融。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悲伤的旋律,如《悲怆奏鸣曲》,来增强这种悲伤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eeping by the riverside",但这种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表达的情感也不如 抱痛西河 那么强烈和具体。
抱痛西河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人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