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5:51
义拍: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慈善活动,其中艺术品或物品被拍卖,所得款项用于慈善目的。这种活动结合了艺术欣赏和公益捐赠,旨在通过拍卖的方式筹集资金帮助有需要的人或支持特定的慈善项目。
“义拍”这个词汇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由“义”(指道德上的正确或公益)和“拍”(指拍卖)组成。随着社会对慈善活动的重视增加,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在逐渐提高。
在**,义拍活动常常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慈善理念相结合,体现了社会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参与。这种活动不仅筹集资金,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到“义拍”,我联想到的是温暖、慷慨和团结。这个词汇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和人们愿意为他人付出的美好情感。
我曾参加过一个为贫困地区儿童筹款的义拍活动,那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们的善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拍”:
在月光下,义拍的声音 如同星辰,点亮夜空 每一声锤响,都是爱的呼唤 汇聚成河,流向远方
想象一个充满灯光的会场,人们在低声交谈,拍卖师的锤声不时响起,这些声音和画面都与“义拍”紧密相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慈善拍卖活动可以称为“charity auction”,虽然词汇不同,但目的和形式相似。
“义拍”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慈善活动,也体现了社会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参与和理解社会公益活动。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拍】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拍鞍马。
【组词】
拍浮、 拍肩、 拍惜、 拍张、 拍球;拍台拍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