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16
词汇“戍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戍督”进行分析:
“戍督”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戍督”可以理解为负责监督和管理守卫边疆士兵的官员或职务。
在古代文献中,“戍督”通常指边疆地区的军事指挥官,负责监督士兵的守卫工作。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古代战争或边疆生活的场景。
“戍督”一词源于古代军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在古代,边疆的安全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因此“戍督”这一职务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体现了古代对边疆防御的重视。
提到“戍督”,可能会联想到古代边疆的艰苦生活、士兵的忠诚和牺牲,以及战争的残酷。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庄严和悲壮的情感。
由于“戍督”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学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边疆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戍督”一词来增添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边月如钩挂戍楼,
戍督夜巡声悠悠。
千里江山一梦遥,
忠魂不散护国愁。
结合古代边疆的图片或古代战争的音乐,可以更好地唤起对“戍督”这一词汇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务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罗马帝国的边防指挥官等。
“戍督”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在学*和使用这类词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1.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
2.
【督】
(形声。从目,叔声。本义:察看督促,监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督,察也。 、 《周礼·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 、 《太玄卷一周》-植中枢,立督虑。 、 《史记·李斯传》-行督责之术。 、 《汉书·王褒传》-离娄督绳。 、 《汉书·公孙贺传》-督责大臣。 、 《汉书·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