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4:27
戍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守卫边疆的士兵所唱的歌曲。它通常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边疆情怀,反映了士兵们的忠诚、勇敢和对家乡的思念。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戍歌常被用来描绘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如古代诗词中的“戍楼吹笛人”等。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戍歌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在讨论历史、军事或民族文化时,可能会被引用。
专业领域:在军事史、民族音乐学等领域,戍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分析古代军事文化和音乐传承。
同义词:边歌、边曲、边声(这些词汇都带有边疆的意味,但“戍歌”更强调士兵的身份和情感)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若从情感角度,可对比“欢歌”(表达欢乐和庆祝的歌曲)
词源:“戍”字源自古代的军事驻防,“歌”则是指歌曲。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士兵歌曲的词汇。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戍歌的含义和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的边疆情怀和士兵情感始终未变。
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中,戍歌是边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忠诚。
社会背景:在古代社会,戍歌是士兵们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对边疆士兵的一种文化认同。
情感反应:戍歌往往让人联想到边疆的辽阔、士兵的孤独和坚韧,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联想:听到戍歌,可能会让人想起古代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出塞》等。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曾听到一段古代戍歌的录音,那种沧桑和悲壮的旋律至今难忘。
诗歌:
边风吹过戍楼间,
士兵唱起戍歌寒。
千里边疆心不改,
一曲乡愁泪满衫。
视觉联想:戍歌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边疆,士兵们站在戍楼上,远眺家乡的方向。
听觉联想:戍歌的旋律可能是低沉而悠长的,带有笛声或号角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边疆的氛围。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士兵歌曲可能被称为“军歌”或“战歌”,如俄罗斯的“军歌”(Марш),它们同样反映了士兵的情感和民族精神。
总结:戍歌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士兵的歌曲,更承载了边疆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戍歌,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情感表达。
1.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