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21
词汇“列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与“列队守卫”或“驻军防守”有关。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列戍”的字面意思是指军队列队守卫或驻扎在边境或要塞,以防御外敌。
“列戍”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与军事防御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语境中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列戍是边疆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边疆安全的重视。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列戍”一词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情感。
提到“列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将士的英勇和忠诚,以及边疆的艰苦环境。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和英雄主义的敬意。
由于“列戍”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如果对历史或军事感兴趣,可能会在阅读相关资料时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边疆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列戍”一词来描绘将士们的坚守:
风沙漫卷边关月,
列戍将士心如铁。
千里长城守国门,
万古英魂永不灭。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军队驻扎和守卫的行为,例如英语中的“garrison”或“defend”。
“列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传达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1.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2.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