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02
劝督: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劝”意味着劝告、劝说,鼓励或建议某人做某事;“督”则意味着监督、督促,确保某事得到执行或遵守。结合起来,“劝督”通常指的是通过劝说和监督来促使某人完成某项任务或遵守规定。
在不同的语境中,“劝督”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劝”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劝说;“督”字则源于古代的监督官职,如都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劝督”,强调通过劝说和监督来达到目的。
在**传统文化中,劝督常常与教育和家庭责任联系在一起。父母对子女的劝督被视为一种关爱和责任,而在社会管理中,劝督则是确保秩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劝督”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劝督,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劝督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劝督”:
春风劝督花开,
夏雨督促叶茂,
四季轮回,
生命不息。
想象一位老师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劝督,声音温和而坚定,画面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在英语中,“劝督”可以对应为“encourage and supervis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通过鼓励和监督来促进某事的完成。
通过对“劝督”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恰当使用,以增强我的沟通效果。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督】
(形声。从目,叔声。本义:察看督促,监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督,察也。 、 《周礼·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 、 《太玄卷一周》-植中枢,立督虑。 、 《史记·李斯传》-行督责之术。 、 《汉书·王褒传》-离娄督绳。 、 《汉书·公孙贺传》-督责大臣。 、 《汉书·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