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4:00
词汇“嫁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嫁”通常指的是女子结婚,而“怨”指的是怨恨或不满。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嫁怨”可能指的是将怨恨或不满转移到他人身上,或者是指责他人为某事负责。
由于“嫁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嫁”和“怨”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会强调个人责任,因此“嫁怨”可能会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社会关系中,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信任和和谐。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人将自己的失败或不幸归咎于他人,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嫁怨”来表达对不公平行为的批评:
当夜幕低垂,星辰不语,
有人嫁怨于无辜的月,
却不曾抬头,
看那自我反省的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但其核心概念——将责任或怨恨转移到他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
“嫁怨”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失败或不幸时可能采取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责任归属问题,并在自己的行为中避免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1.
【嫁】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同本义(跟“娶”相对)。
【引证】
《说文》-嫁,女适人也。 、 《易·序卦》。虞注:“嫁,归也。”-归妹。 、 《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子嫁反。 、 《诗·大雅·大明》-自彼殷商,来嫁于周。 、 《史记·滑稽列传》-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
【组词】
嫁杏、 嫁子、 嫁娶、 嫁殇
2.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