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39
劳动纪律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员工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和行为准则,以确保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它包括准时上班、遵守工作流程、服从管理、保持工作场所整洁等。
劳动纪律一词源于对工作行为的规范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重要性逐渐被重视。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劳动纪律被视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性的文化中,劳动纪律尤为重要。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遵守劳动纪律被视为对集体贡献的体现。
劳动纪律可能让人联想到严格、秩序和责任感。它可能引起对规则的尊重或对自由的渴望的复杂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遵守劳动纪律可能意味着获得同事的尊重和上级的认可,而违反纪律可能导致负面后果。
在诗歌中,劳动纪律可以被描绘为“钢铁般的规则,铸就了工厂的脊梁”。
想象一个整齐划一的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的有序动作,这些都是劳动纪律的视觉和听觉体现。
在不同文化中,劳动纪律的重视程度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德国企业可能更注重精确和效率,而美国企业可能更强调创新和灵活性。
劳动纪律是确保工作环境有序和高效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劳动纪律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4.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