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05
“京市”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首都或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的城市。在中文中,“京”字常常用来指代首都,如“北京”(**的首都),“东京”(日本的首都)。因此,“京市”可以理解为对首都城市的简称或代称。
在不同的语境中,“京市”的使用有所不同:
“京”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大”和“首都”的含义,如《诗经》中的“京师”即指首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字逐渐固定为指代首都的专用词汇,而“京市”则是这一概念的现代延伸。
在文化中,“京市”常常与权力、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北京作为的京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政治意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提到“京市”,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故宫、庄严的天安门、繁华的王府井等地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现代都市生活。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关于京市的旅行记忆,或是与京市相关的学术交流、商务活动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京市之夜,灯火辉煌,历史的回声在现代的喧嚣中轻轻响起。”
视觉上,京市可能让人联想到高楼大厦、繁忙的街道和璀璨的夜景。听觉上,可能是熙熙攘攘的人声、车辆的喧嚣或是历史古迹的宁静。
在不同语言中,“京市”可能有不同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pital city”,日语中的“首都”(しゅと)。
“京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了一个地理实体,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达与之相关的复杂情感和深层含义。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