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9:34
劳动手段: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技术和方法,用以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力。它是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是实现生产目标的物质基础。
劳动手段一词源于对生产劳动过程的描述,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从简单的手工工具到复杂的自动化设备。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劳动手段的意义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在一些发展**家,手工劳动手段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在发达国家,高科技劳动手段更为普遍。
劳动手段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它也可能引发对劳动条件和工人权益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劳动手段的应用无处不在,如家庭维修时使用的工具,或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和软件。
在诗歌中,可以将劳动手段比喻为“勤劳的双手的延伸”,在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个小镇如何通过引进先进的劳动手段实现经济转型。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手段,如古代的犁和现代的联合收割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反映劳动节奏的乐曲,如工人的号子。
在不同语言中,劳动手段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用于生产劳动的工具和技术。
劳动手段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生产活动和技术变革。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4.
【段】
(形声。从殳(shū),耑(duān)声。“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作意符,表示与手持器械的动作有关。金文字形,会意,字形象手持物在山崖中敲棰石之形。本义:锤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椎物也…其藉以椎物之石曰碫。
【组词】
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