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10
“倒廪倾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倒空仓库,倾尽粮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竭尽所有,毫无保留地付出或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倒廪倾囷”常用来形容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强调某人或某团体为了某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时,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资源的彻底耗尽或极端的资源分配情况。
“倒廪倾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廪和囷都是古代的粮仓。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粮食的重视,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粮食,而是泛指任何资源的彻底耗尽。
在**传统文化中,慷慨和无私被视为美德。因此,“倒廪倾囷”这个成语在强调这种精神时,常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公共利益或他人福祉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私、奉献和牺牲。它激发了对那些愿意为了更大的目标或他人的幸福而付出一切的人的敬意。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在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危机中,无私奉献的个人或团体。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倒廪倾囷,为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而努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倒廪倾囷”来描绘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如:
他如烈火中的凤凰,倒廪倾囷,只为那一瞬的光芒。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空荡荡的粮仓,象征着资源的彻底耗尽。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空旷的回声,象征着无私和奉献的回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empty the coffers”(英语)或“vider les greniers”(法语)传达了类似的概念,即彻底耗尽资源。
“倒廪倾囷”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无私和奉献的精神,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慷慨和牺牲的价值。
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
3.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4.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