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9: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9:44:13
“倒悬之苦”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物体被倒挂或倒置的状态,通常用来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或痛苦,如同被倒挂一样难以忍受。
在文学作品中,“倒悬之苦”常用来形容人物在极端困境中的心理状态,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家族衰败时的感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来描述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心理状态。
“倒悬之苦”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极端的痛苦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来比喻极端的困境或痛苦。
在**传统文化中,“倒悬之苦”常被用来形容社会不公或个人遭遇的不幸,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人们在极端困境中的无助和挣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生活在倒悬之苦中,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倒悬之苦中,心灵如被倒挂的钟,每一声都是对命运的抗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倒挂的画面,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不适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压迫和困境的持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nging by a thread”,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极端困境的意思。
“倒悬之苦”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在极端困境中的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困境,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战争不息,人民有~,将士多汗马之劳。”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