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08
“倒峡泻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水流迅猛,如同山峡中的水流倾泻而下。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发展或变化迅速,势不可挡。
“倒峡泻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各种迅速发展的情境。
在**文化中,水常被用来比喻各种流动、变化的事物。因此,“倒峡泻河”这个成语在描述快速变化的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让人想到水流的轰鸣和壮观景象,带来一种震撼和激动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其迅猛程度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雨如倒峡泻河,洗净尘世烦忧。”
结合瀑布的视频或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视觉效果。听觉上,可以想象水流轰鸣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torrent”或“like a flood”,但这些表达没有“倒峡泻河”那种特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倒峡泻河”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多种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自然意象,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峡】
(形声。从山,夹声。本义:两山夹水处)。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原道》。注:“两山之间为峡。”-仿洋于山峡之旁。 、 王维《桃源行》-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仍下峡路。 、
3.
【泻】
倾泻。
【引证】
《玉篇》-泻,倾也。 、 《周礼·地官·稻人》-以浍写(泻)水。 、 宋·陆游《雨夜》-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组词】
泻泪、 泻溜、 泻月、 泻润
倾注;倾倒。
【引证】
《水浒全传》-吟诗欲泻百重愁。
【组词】
泻注、 泻盆、 泻辩、 泻囊
4.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