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6:41
词汇“不掉”通常指的是某物不会脱落、丢失或失去其原有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某物不会掉落或脱离其附着的位置。基本含义可以延伸到表示稳定性、可靠性或持久性。
“不掉”是由“不”和“掉”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其中,“不”表示否定,“掉”表示脱落或丢失。在古代汉语中,“掉”已有脱落的意思,而“不掉”则是这一概念的否定形式。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掉”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形式的稳定性。
在某些文化中,“不掉”可能与持久性和可靠性相关联,象征着事物的坚固和不可动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强调产品的质量或个人的可靠性。
“不掉”给人一种安全感,让人联想到坚固和可靠。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稳定性和持久性的渴望,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过“不掉”来形容一些耐用物品,如“这个背包的拉链很结实,用了几年也没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唯有真爱不掉,如同星辰永恒不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坚固的桥梁,即使在暴风雨中也不掉任何部件。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稳定、旋律不变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不掉”可以对应为“non-falling”或“non-dropping”,但这些表达在英语中并不常用。通常会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稳定性,如“stable”或“secure”。
“不掉”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稳定性,还隐含了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可靠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