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36
“不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兴旺、不活跃、不健康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事物或情况缺乏活力、动力或效率。
在文学中,“不振”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组织的士气或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某人感觉疲倦或无精打采。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心理学,它可能特指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
同义词“低迷”和“衰弱”都强调了状态的低落和不积极,而“疲软”则更多用于形容经济或市场的无力。反义词“兴旺”和“活跃”则分别指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状态。
“不振”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振”原意为振动或振奋。随着时间的推移,“振”的含义扩展到包括激励和兴旺,因此“不振”逐渐演变为指缺乏这些积极状态。
在**文化中,“不振”常常与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繁荣的期望。它也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精神状态。
“不振”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无力、沮丧和需要帮助的情境。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加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描述自己或他人在面对挑战时的无力感时使用过“不振”这个词。例如,当描述一个朋友在经历连续失败后的心理状态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振”:
在灰暗的天空下,心灵不振,
寻找一丝光明,穿越阴霾。
视觉上,“不振”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色调和无生气的景象。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缓慢的音乐相关联,传达出一种沉重和缓慢的节奏。
在英语中,“不振”可以对应词汇如“slump”或“downturn”,它们在描述经济或情绪状态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不振”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缺乏活力和效率的状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复杂的状态和情感。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