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7: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7:33:28
尾大不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尾巴太大,不容易摆动。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一部分过于庞大,导致整体难以灵活运转或控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组织或机构中某些部分过于强大,使得整个组织或机构难以管理和指挥。
在文学作品中,尾大不掉 常用来形容官僚机构或大型企业的内部问题,如部门权力过大,导致整体效率低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述家庭或团队中某个成员过于强势,影响整体和谐。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被用来分析组织结构的问题。
同义词:
反义词:
尾大不掉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尾大不掉,君之患也。”原意是指尾巴太大,动物难以灵活转动。后来引申为比喻组织或机构中某些部分过于强大,影响整体运作。
在传统文化中,尾大不掉** 反映了对于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官僚主义和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组织或机构的不健康状态。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内部权力斗争而效率低下的组织。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个团队或项目中,某个成员或部门过于强势,导致整体合作困难,这时可以用尾大不掉来形容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尾大不掉,机构沉疴,
权力集中,效率难求。
改革之路,需断尾求生,
灵活机动,方能长久。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只尾巴过于庞大的动物,难以灵活移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缓慢的脚步声,象征着机构运转的迟缓。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o big to fail",但这个短语更多是指金融机构过于庞大,以至于政府不敢让其倒闭,与尾大不掉的含义有所不同。
尾大不掉 这个成语在描述组织结构问题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权力分配的不平衡,也提醒我们在管理和组织设计中需要避免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表达能力。
今乘~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春秋时期,令尹公子围杀了兄长成为楚灵王,他把兵权交给公子弃疾,自己整天在宫中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公子弃疾一再对外扩张,楚灵王封他为蔡公。芋尹申无宇坚决反对,认为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后来弃疾杀了楚灵王而成为楚平王
1. 【尾】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