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25
“中劫”一词源自术语,指的是一个极长的时间单位,通常用来描述宇宙周期性的生灭过程。在中,一个劫分为四个阶段: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中劫通常指的是住劫,即宇宙在成劫之后、坏劫之前的稳定状态。
在文献中,“中劫”常用于描述宇宙的宏观时间和生命的长远视角。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无常。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或哲学话题时。
“中劫”源自梵文“madhya-kalpa”,在传入后,被翻译为“中劫”。随着在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汉语吸收,成为描述时间概念的词汇。
在**文化中,“中劫”强调了时间的无限性和生命的短暂性,这种观念影响了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看法,促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中劫”这个词给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和时间的无垠,同时也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中劫”这个词,除非是在讨论**或哲学话题时。然而,这个词的深刻含义常常让我在思考人生和时间的关系时感到震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中劫”:
在时间的中劫里,
我寻找生命的火花,
在无尽的宇宙中,
我感受刹那的光辉。
“中劫”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星空和宁静的夜晚,或者是缓慢流动的河流和悠长的钟声,这些都是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或哲学体系中,可能也有类似的概念来描述极长的时间,例如希腊神话中的“永恒”或印度教中的“Kalpa”。
“中劫”这个词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概念,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哲学体系中的时间观念。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