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54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一个女子没有才华,那么她就是有德行的。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在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美德往往与她们的才华无关,甚至认为女性不应该过于聪明或有能力,因为这可能会威胁到男性的权威和社会秩序。
在文学中,这句话可能出现在描述传统女性角色的作品中,强调女性的顺从和谦卑。在口语中,这句话可能被用来讽刺或批评传统性别观念。在专业领域,如性别研究,这句话可能被用来分析和批判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细微差别在于对女性才华的正面或负面评价。
这句话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女性的道德修养而非智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地批判这种观念,认为它限制了女性的发展。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角色往往被定义为家庭和子女的照顾者,而不是社会和职业的参与者。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教育和职业发展,强调女性的道德修养而非智力发展。
这句话可能引起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反思,以及对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思考。它可能激发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和对旧有观念的批判。
在个人生活中,这句话可能被用来反思和讨论性别角色和期望,以及如何打破这些限制,促进性别平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女子无才便是德,古训如锁链, 今朝我辈破旧规,智慧如星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女子在书房中读书,但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来营造一种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能表现为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如“女人应该待在家里”等。这些观念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反映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和期望。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正在被逐渐摒弃,人们更加重视性别平等和女性的全面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批判这种观念对于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一位女士说女子也应该读书,痛辟~的谬论。
1.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5.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
6.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7.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