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7:17
垄作:指在农业耕作中,将土地按照一定的间距划分成条状,形成垄沟,作物种植在垄上的一种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排水、通风和光照,常用于蔬菜、水果和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
垄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田间的小土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垄作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耕作方式,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变种。
在**传统文化中,垄作与农耕文明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现代社会,垄作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对可持续农业的追求。
垄作让我联想到勤劳的农民、金黄的麦田和丰收的喜悦。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小时候,家乡的农田都是采用垄作的方式种植蔬菜,每到春天,全家人都会一起下地劳作,那种团结和勤劳的氛围至今难忘。
诗歌: 垄作的田野,绿意盎然, 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 阳光洒满垄间, 丰收的歌谣,在风中飘扬。
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整齐的垄作在阳光下闪耀,耳边仿佛能听到农民们劳作时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大地的脉动。
在不同文化中,垄作作为一种耕作方式,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垄作不仅是一种农业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垄作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农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1.
【垄】
(形声。从土,龙声。本义:坟)。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齐策》-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组词】
垄墓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