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5:22
出客: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人离开,即客人离开主人家;二是指打扮得体,准备外出见客。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两个含义可能有所侧重。
“出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出”和“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出”有离开的意思,“客”指客人。随着语言的发展,“出客”逐渐演变为准备外出见客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非常重要,因此“出客”也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和礼仪。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出客”更多地与个人形象和社交活动相关。
“出客”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尤其是在准备外出见客时,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精心打扮和期待社交活动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出客”,无论是参加朋友的聚会还是商务会议,都需要提前准备,确保形象得体。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微露,我出客于繁华街市,衣袂飘飘,心随风起。”
在英语中,“出客”可以对应为“getting ready for a guest”或“leaving as a guest”,具体含义根据语境而定。
“出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客人离开,也可以指准备外出见客。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其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文,丰富语言表达。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