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57
忧伤:一种深沉的、持久的悲伤情绪,通常伴随着对失去、失望或不幸的感受。它不仅仅是短暂的悲伤,而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情感状态。
忧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忧”和“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忧伤常被用来表达对国家或个人命运的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更个人化的情感体验。
在**文化中,忧伤常常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达对自然、人生或历史的感慨。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忧伤的情感。
忧伤让我联想到秋天的落叶、黄昏的余晖和孤独的身影。这种情感常常激发我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促使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忧伤曾是我面对亲人离世时的主要情感。那段时间,我通过写作和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忧伤,逐渐找到了情感的出口。
诗歌: 忧伤如秋叶, 缓缓飘落心间。 寂静的夜, 倾听风的低语。
在英语中,“忧伤”可以对应为“melancholy”或“sorrow”。在日语中,“忧伤”可以翻译为“哀しみ”(かなしみ),在法语中则为“tristesse”。
忧伤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词汇,它在文学、艺术和个人情感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忧伤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情感的多样性和深度,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情感表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