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5:17
“丁忧”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丧葬礼仪。字面意思是指家中父亲或母亲去世后,子女需要遵守的守丧期。在这个期间,子女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穿着素服,不参加社交活动,以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尊敬。
在文学作品中,“丁忧”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悲痛和对亲情的重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传统礼仪或历史话题的讨论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古代丧葬礼仪时会提及“丁忧”。
同义词:守丧、居丧 反义词:无(因其特定含义,无直接反义词)
“丁忧”一词源于古代儒家文化,强调孝道和家族伦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或保守的社群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丁忧”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家族传统的维护。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严格的守丧俗已不如古代普遍,但仍被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规范。
提到“丁忧”,我联想到的是深沉的哀伤和对家族责任的重视。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一种古老文化的庄严和深沉。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使用“丁忧”这个词,但在参与家族或社区的传统活动时,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丁忧之期,心似秋叶,飘零于寂静的庭院。”
视觉上,“丁忧”让我想到素白的衣裳和静谧的庭院;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哀乐和沉默的脚步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丧服”(もふく)也有类似的守丧*俗,但具体细节和时长可能有所不同。
“丁忧”这个词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让我思考到尊重和哀悼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丁】
2.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