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56
“忧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忧”表示忧虑、担忧,“危”表示危险、不安全。结合起来,“忧危”指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利情况的忧虑和担心。
“忧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字面意义直接来源于“忧”和“危”的组合。在古代汉语中,“忧”和“危”都有各自独立的意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用以表达更具体的情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忧危”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相联系,强调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个人或集体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忧危”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焦虑和不安。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促使他们采取预防措施或寻求解决方案。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重要考试时感到忧危,担心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的成绩。这种担忧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最终帮助我克服了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危”:
夜深人静时,忧危如影随,
心中千千结,梦里难安睡。
“忧危”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紧张的音乐或不安的面部表情。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强化了“忧危”所传达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忧危”可以对应为“anxiety”或“worry”,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和不安的情绪。
通过对“忧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传达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