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9:25
“入圣”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达到圣人的境界,即在道德、智慧或精神上达到极高的水平。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生活的某些方面达到了卓越或超凡的状态。
在文学中,“入圣”常用来形容主人公通过一系列的考验和修炼,最终达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人在某个领域内的非凡成就。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研究中,“入圣”可能被用来讨论某些思想家或领袖的精神境界。
同义词中,“成圣”与“入圣”意思相近,但“成圣”更强调过程和结果的完成;“超凡”和“卓越”则更多强调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成就。反义词则反映了与“入圣”相对的普通或平庸的状态。
“入圣”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思想,特别是在儒家和道家的文献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文学和日常语言中,但其核心意义——达到精神或道德上的极高境界——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入圣”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圣人”概念相联系,指的是那些在道德和智慧上达到极致的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赞扬那些在某个领域内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入圣”这个词汇给人以崇高、庄严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伟人。它激发人们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敬畏和距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时遇到“入圣”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那些人物在道德和智慧上的非凡成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圣”:
在寂静的山林中,他闭目沉思,
岁月流转,心境渐入圣。
“入圣”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高山、深林或是宁静的寺庙,这些场景通常与宁静和超脱联系在一起。在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或是宁静的禅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nlightenment”(启蒙)或“transcendence”(超越),它们都指向了精神或智慧上的提升。
“入圣”这个词汇在我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对追求卓越和精神提升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