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55
“八方风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雨,通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动荡或困难的普遍性。它传达了一种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能遭遇挑战或困难的情境。
“八方风雨”源自**古代的方位观念,八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代表了所有的方向。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广泛的困难或挑战。
在文化中,“八方”常与“风雨”结合,用以形容广泛的困难或挑战,这与人重视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有关。
这个词汇给人以沉重和压力感,联想到了面对广泛挑战时的无助和需要坚持的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职业或个人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困难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八方风雨中,我心如磐石,不动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站在风雨中的人,四周都是乌云和风暴。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或激昂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orm from all sides”或“facing challenges from every direction”。
“八方风雨”这个词汇在描述广泛困难和挑战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困难的普遍性,也强调了面对这些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寇氛急,祖国召呼赴战场。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