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9:50
正巧:副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或情况恰到好处,正好符合某种期望或需要。
“正巧”由“正”和“巧”两个字组成。“正”表示正确、正好,“巧”表示巧妙、巧合。在古代汉语中,“巧”已有巧合之意,而“正巧”则是近代汉语中形成的词汇,用以强调巧合的恰到好处。
在**文化中,巧合往往被赋予一定的神秘色彩,人们常认为巧合是天意或命运的安排。因此,“正巧”在日常交流中常带有一定的积极和乐观的情感色彩。
“正巧”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喜和满足。它让人感到事情的发展符合预期,有时甚至超出预期,带来一种愉悦和满足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正巧”来描述那些意外但令人高兴的巧合。例如,有一次我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正巧遇到一个朋友,我们因此有了愉快的交谈。
诗歌: 正巧的风,吹过无人的街, 正巧的雨,落在等待的心。
故事: 他正巧在那个时间点走进了咖啡馆,正巧坐在她的对面,正巧两人都抬头,正巧四目相对,正巧那一刻,时间静止。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街头漫步,正巧一片落叶飘落在他的肩上,这一刻被定格,充满了诗意和巧合的美感。
听觉:想象一段音乐,旋律在某个特定的音符上停留,正巧与心跳的节奏同步,带来一种和谐与共鸣。
在英语中,“正巧”可以对应为“coincidentally”或“by ch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的偶然性和巧合性。
“正巧”是一个充满巧合和惊喜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的偶然性,还带有一种积极和乐观的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正巧”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使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