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4:57
宾朋:这个词由“宾”和“朋”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宾客和朋友。基本含义是指受邀而来的客人或亲密的朋友,通常用于形容社交场合中的来宾或友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宾朋”常用来描绘宴会、聚会等社交场合的热闹氛围,如“宾朋满座”。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宾朋”可以简单地指代朋友或来访的客人,如“家里来了很多宾朋”。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酒店管理或活动策划,“宾朋”可能特指受邀参加特定活动的客人。
同义词:
反义词:
“宾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宾”原指受尊敬的客人,“朋”则指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宾朋”,用以泛指受邀的客人或朋友。
在*传统文化中,“宾朋”常与热情好客、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价值观相联系。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中,邀请宾朋共聚一堂是一种传统俗。
“宾朋”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热闹的感觉,联想到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时光的场景。它激发了对友情和社交的积极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家中举办聚会,邀请了许多宾朋。大家欢聚一堂,分享美食和故事,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宾朋”这个词所蕴含的温暖和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宾朋”:
月光下,宾朋围坐,
笑语盈盈,心连心。
酒杯交错,情谊深,
共度这美好夜晚。
视觉:想象一个装饰精美的宴会厅,宾朋们身着盛装,面带微笑,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 听觉:听到欢快的音乐和宾朋们的谈笑声,感受到宴会的热闹氛围。
在英语中,“宾朋”可以对应为“guests and friends”,但在某些文化中,如日本,对于宾客的尊重和招待有着更为细致的礼仪和传统。
通过对“宾朋”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社交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友情和社交的重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个词的使用,以准确传达我的情感和意图。
1.
【宾】
(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賓,所敬也。 、 《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 、 《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谋宾介。 、 《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
2.
【朋】
(象形。本义: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引证】
《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