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18
词汇“宾来如归”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宾至如归,是故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客人来到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待客非常周到、热情,使客人感到温暖和舒适,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宾来如归”强调的是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细致周到的服务,使得客人感到无拘无束,如同在自己家中一般自在。
“宾来如归”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待客之道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服务行业的优质服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主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谐。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服务质量的场合。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舒适和亲切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和主人的热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家民宿体验到了宾来如归的感觉,那里的主人非常热情,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舒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宾来如归,花间一壶酒,笑谈古今事。”
想象一个温馨的客厅,柔和的灯光,温暖的壁炉,客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放松和舒适,这就是“宾来如归”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at home”,意思是在某个地方感到像在家一样舒适和自在。
“宾来如归”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待客之道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舒适和温馨环境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中,它提醒我们要提供让客人感到舒适和满意的服务。
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叫之亲仁,宾来如归。
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
1.
【宾】
(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賓,所敬也。 、 《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 、 《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谋宾介。 、 《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