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8:59
暴虎冯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暴虎”指的是徒手搏虎,“冯河”指的是徒步过河。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有勇无谋,冒险行事的行为。它强调的是不顾危险,只凭勇气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暴虎冯河 常用来形容那些勇敢但缺乏策略和智慧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鲁莽行事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管理学中,它可能用来警示不要盲目行动,而应该有计划和策略。
同义词:鲁莽、冒失、莽撞 反义词:谨慎、深思熟虑、审慎
暴虎冯河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原意是指那些即使面对危险也不后悔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有勇无谋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暴虎冯河** 被视为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教育人们要理性行事,不要仅仅依靠勇气。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代表了不考虑后果的冲动行为。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因为一时冲动而后悔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朋友因为暴虎冯河的行为而陷入困境,这让我更加坚信在做决定时需要深思熟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暴虎冯河,勇而无谋,夜深人静,悔恨交加。”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徒手与**搏斗,或者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试图过河。听觉上,可能会有紧张的背景音乐,强调场景的危险和紧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一个人鲁莽且破坏性强,但这个表达更侧重于破坏性而非勇气。
暴虎冯河 这个成语强调了勇气与智慧的平衡,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考虑后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理解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
春秋时期,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为徒,子路说自己像箭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于是拜孔子为师,他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冯】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冯,马行疾也。
【组词】
冯冯
4.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