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59
词汇“暴衣露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暴衣露盖”字面意思可能是指衣服暴露或破损,以至于覆盖不全。这里的“暴”可能指的是暴露或破损,“衣”指的是衣服,“露”指的是显露,“盖”可能指的是覆盖或遮蔽。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样的词汇,可能是用来形容某人衣衫褴褛、生活贫困的情景。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是虚构的: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方言或古文的残留词汇。
在古代文学中,描述人物衣着破旧可能是为了突出其社会地位低下或生活困苦。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
该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贫困、艰辛生活的同情和联想,也可能让人想到历史上的某些特定时期或社会现象。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该词汇来描绘一个特定场景或人物,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情感色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物形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凄凉的旋律来增强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同样的概念,如英语中的“ragged clothes”。
“暴衣露盖”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主要在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常见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陛下~,栉风沐雨,曾不顾惜此。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露】
4.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