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35
天摧地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崩裂,大地塌陷。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一种极端的灾难或巨大的变故,通常用来比喻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危机。
在文学作品中,天摧地塌 常用来形容战争、自然灾害或政治动荡等极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遭遇的巨大困难或挫折。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天文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真实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或陨石撞击。
同义词:天崩地裂、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反义词:风平浪静、安然无恙、太平盛世
天摧地塌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天”和“地”这两个象征宇宙的基本元素组成的。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天”和“地”常被用来象征宇宙的秩序和平衡,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的极端情况。
在文化中,天摧地塌** 常常与天命观念联系在一起,暗示着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变革往往伴随着天象的异常。这种观念在古代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哲学思考。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恐惧和不安,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极端的灾难场景。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灾难,如战争、地震或政治动荡。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经历的巨大挫折或困难,尤其是在面对无法控制的灾难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天摧地塌夜未央,
星河破碎泪成霜。
人间何处寻安宁,
一梦千年心自伤。
在视觉上,天摧地塌 可能让人联想到灾难电影中的场景,如《2012》中的世界末日景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雷鸣般的巨响或地震时的轰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e sky is falling" 或 "the world is collapsing",但这些表达在语义和情感强度上可能不如 天摧地塌 那么强烈和具体。
天摧地塌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种极端的灾难场景,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深度。
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塌】
因凹陷而倒塌。
【引证】
《广雅》-塌,堕也。 、 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天崩地塌壮士死。 、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忽忆雨时秋井塌。
【组词】
塌岸、 房子塌了;倒塌、 塌翼
精神委顿 。
【引证】
陈琳《讨曹操檄文》-皆垂头塌翼,莫所凭恃。
【组词】
塌拉、 塌飒、 塌趿、 塌然、 塌塌撒撒、 塌翼、 塌飒